
輦,名詞作狀語,坐輦車。名詞作狀語,便是指名詞放到動詞的前面,對這個動詞起著直接修飾或限制的作用。輦來于秦,意思是坐著輦車來到秦國。這句話出自唐代杜牧的《阿房宮賦》。
阿房宮賦節(jié)選
原文:妃嬪媵嬙,王子皇孫,辭樓下殿,輦來于秦,朝歌夜弦,為秦宮人。明星熒熒,開妝鏡也;綠云擾擾,梳曉鬟也;渭流漲膩,棄脂水也;煙斜霧橫,焚椒蘭也。
翻譯:六國的宮妃,王子王孫,辭別六國的宮樓,走下六國的宮殿,坐著輦車來到秦國,他們早上歌唱,晚上奏樂,成為秦國的宮人。明亮的星星晶瑩閃爍,這是宮妃們打開了梳妝的鏡子;烏青的云朵紛紛擾擾,這是宮妃們在梳理晨妝的發(fā)髻;渭水漲起一層油膩,這是宮妃們拋棄了的胭脂水;煙靄斜斜上升,云霧橫繞空際,這是宮中在焚燒椒、蘭制的香料。
詞類活用
1.六王畢,四海一(畢,完結(jié),指為秦國所滅;一,數(shù)詞作動詞,統(tǒng)一)
2.驪山北構(gòu)而西折(北、西,名詞作狀語,向北、向西 驪山,從驪山 ,名作狀)
3.長橋臥波,未云何龍?(云,名詞作動詞,出現(xiàn)了云;龍,名詞作動詞,出現(xiàn)了龍)
4.復道行空,不霽何虹?(虹,名詞作動詞,出現(xiàn)了彩虹 )
5.輦來于秦(輦,名詞作狀語,坐輦車)
6.朝歌夜弦(歌、弦,名詞作動詞,吟唱、彈奏。朝、夜,名詞作狀語,在早上、在晚上)
7.誰得而族滅(族,滅族,名作動)
8.鼎鐺玉石,金塊珠礫(鼎、玉、金、珠,把鼎,把玉,把金子,把珍珠當作。名詞作動詞。)
9.后人哀之而不鑒之(鑒,意動用法,以……為鑒)
10.廊腰縵回(腰名詞作狀語,像人腰一樣)
11.蜂房水渦(蜂房、水渦,名詞作狀語,像蜂房,像水渦)
12.族秦者秦也(族,名詞作動詞,滅族)
13.蜀山兀(兀,形容詞作動詞,山高而禿,指山上的樹木被砍伐光了)
14.日益驕固(日,名詞作狀語,天天地)
15.秦人不暇自哀(哀,為動用法,為……哀嘆)
16.奈何取之盡錙銖(盡,使動用法,使……盡)
17.楚人一炬,可憐焦土(炬。放火 焦土,名詞作動詞,變成焦土)
18.一肌一容,盡態(tài)極妍(極,副詞作動詞,極盡)
19.燕趙之收藏(收藏,動詞作名詞,指收藏的金玉珍寶等物)
好了,關于輦來于秦的輦詞類活用這個問題學好網(wǎng)迷龍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,希望對你有所幫助,若還有更多疑問,可以點擊右下角咨詢哦!我曾經(jīng)也一味地以為,學習是痛苦的。在題海中,我無法自拔。在書堆中,我欲哭無淚。我只是拼命地寫著,拼命地記著,拼命地應付考試,僅此而已。但現(xiàn)在,我告訴自己,學習是快樂的。在學習的花香中,我微笑著,我沉醉著。